传世品拼音,镜匣的近义词和反义词
传世品拼音目录
传世品拼音
传世品的拼音和含义传世品,汉语拼音:chuánshìpǐn,是指代代相传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物品。传世品通常与家族历史、文化传承和社会习俗相关联。
传世品的分类传世品种类繁多,包括:。
古董。
文物。
字画。
珍宝。
工艺品。
家族信物。
传世品的价值传世品具有多种价值:。
历史价值:见证历史事件,反映时代风貌。
文化价值:承载传统文化,体现民族特色。
情感价值:寄托家族情感,连接历史与现在。
经济价值:珍贵稀有的传世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。
传世品的保护传世品具有不可替代性,保护传世品至关重要:。
科学保存: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,防止损坏。
防盗措施:加强安全措施,防范盗窃和破坏。
传承教育:加强传承教育,让后代了解传世品价值。
公开展示:鼓励公开展示传世品,提升文化影响力。
镜匣的近义词和反义词
镜匣没有反义词。
镜匣的近义词有:镜盒、镜屉、镜台、镜奁。
镜匣的具体解释
拼音:jìng xiá。
释义:盛妇女梳妆用品的匣子,里面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。
出自:汉代徐干情诗:“炉薰阖不用,镜匣上尘生。
”
译文:熏炉已经关闭不用了,梳妆匣上面生满了灰尘。
扩展资料
古时候,嫁女儿时准备的嫁妆十分讲究。
因为那时的女子不能继承家产,所以出嫁时就必须尽力为她置办妆奁,以此作为今后的财产。
富裕家庭准备的嫁妆包括瓷器、锡器、铜器、木器、衣服、被褥、首饰等,其中装衣物的木衣箱和女子梳妆用的匣子,也就是妆奁,而梳妆匣又称“镜匣”,古时亦称“镜奁”。
在古代,妆奁十分精致,款式也很多样,不仅非常实用,而且有的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。
妆奁有陶制、铜制、木制、瓷制的,上面往往描漆描金,雕刻各种精美图案。
梳妆匣的结构,因其用途是容纳化妆用品,故基本都是单元组合的型制,同时化妆主人的阶层身份及化妆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单元数量的多寡。
梳妆匣现存于世的实物中,传世品较早的可见于明代,出土物较早的可见于春秋战国时期,而又以汉墓出土者为多。
我国早期的梳妆匣所用材质多为木胎刷漆,也有藤编或竹苇制者;唐代发现有瓷制品,宋代已有纯木制品;至明代便有了用贵重木材如黄花梨、紫檀、红木等制作的梳妆匣;清代以后,所用材质基本与明代无异。
苹果种类有哪些?
苹果品种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:
(1)按果实发育期划分果实的发育期,即落花期到果实成熟的天数。
具此可分为早熟品种(<90天,在河北省中南部7月中旬以前成熟),中早熟品种(90~120天,在河北省中南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成熟),中熟品种(120~150天,在河北省中南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熟),中晚熟品种(150~180天,在河北省中南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熟),晚熟品种(>180天,在河北省中南部10月中旬以后成熟)。
(2)按成熟时果实的颜色划分可分为黄色品种、绿色品种和红色品种。
黄色品种如王林、金冠、金标、金晕等。
绿色品种如澳洲青苹、印度等。
红色品种如富士系、元帅系等品种,富士系品种按着色类型又分为片红型(又称为Ⅰ型,如惠民短枝、烟富2号、红王将等)和条红型(又称为Ⅱ型,如福岛、烟富3号等)两种。
(3)按果实大小划分按果实平均单果重把苹果分为9类,即极小(小于25克)、很小(25.1~50克)、小(50.1~80克)、较小(80.1~110克)、中(110.1~150克)、较大(150.1~180克)、大(180.1~200克)、很大(200.1~250克)、极大(大于250克)。
(4)依据品种染色体数目划分可分为二倍体、三倍体、四倍体品种,苹果绝大部分品种都属于二倍体,三倍体品种有乔纳金、北斗、陆奥等,四倍以上染色体的品种极为罕见。
(5)按起源划分可分为富士系、元帅系、乔纳金系、嘎拉系、金冠系等。
(6)按植株形态特征划分可分为普通型和短枝型品种。
生产上应用的主要短枝型品种有元帅系的阿斯、俄矮2号、矮鲜、新红星、首红、超红、艳红等,金冠系的金矮生、黄矮生、斯塔克金矮生等,白龙系的烟青等,富士系的福岛短枝、宫崎短枝、礼泉短富、烟富6号等。
历史上开元通宝有哪些皇帝使用过 历史上开元通宝介绍
旧唐书·食货志记载:“(唐)高祖即位,仍用隋之五铢钱。
武德四年(621)七月,废五铢钱,行开元通宝钱,径八分,重二铢四絫,积十文重一两,一千文重六斤四两。
”“钱”,从此成为重量单位,十钱一两的进位制由此诞生了。
大唐国祚近三百年,其间所铸开元通宝钱的版别、样式繁多,传世品很丰富。
从传世的开元通宝钱看,唐朝前期铸造的开元通宝钱,制作精良,字迹清晰,直径为2.4厘米,重3.6克;唐玄宗以后铸造的开元通宝钱,文字不够匀称;唐德宗以后铸造的开元通宝钱,比较粗陋,直径和重量都略小一些。
旧唐书·食货志还说:“开元钱之文,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,时称其工。
”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。
他擅长楷书,以“平正中见险绝”,在书坛上独树一帜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
但“开元通宝”四个字,“含八分及隶体”,写得方圆兼备,端庄浑厚,颇能显示大唐文化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。
拿出一枚“开元通宝”钱,按上下右左顺序读钱文,称“直读”,为“开元通宝”。
“开元”是“开创新纪元”的意思;“通宝”是“在国内通行宝货”的意思。
旧唐书和新唐书都直读它。
如果“旋读”,也就是按上右下左顺序,如时针旋转,读为“开通元宝”,意思是“开始通行的主要货币”,完全讲得通。
旧唐书·食货志虽然承认旋读“其义亦通”,但却斥之为“流俗”的读法。
其实,在唐朝官方文献中也有旋读开元钱文的。
如旧题唐玄宗御撰的唐六典,李林甫等奉敕作注,卷二十二的注中就说:“皇朝武德中悉除五铢,更铸开通元宝钱。
”再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)宣布别铸以一当十的乾元重宝诏书中说:“其开通元宝者依旧行用。
”这件诏书收在册府元龟里,不过在它编入旧唐书·食货志时,却改为“开元通宝”。
实际上,该钱文的直读与旋读在唐朝都存在,只是后来直读占了上风,成为主流。
另外,直读钱文的语义,才更能让人们感受大唐王朝开拓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朝气,也更符合唐朝初期的时代精神。
有些开元通宝的钱背上铸造有短弧状凸起线,被称为“月纹”。
月纹是怎么来的呢?
原来,铸造开元通宝的技术已经不再用传统的范铸,而是采用母钱翻砂铸造法。
母钱翻砂铸造法,要先用蜡制成样钱,再依样钱翻制成钱模,最后浇铸铜液,就能造出铜钱。
用母钱冶铸货币,既可以节约铸钱成本,又使得工艺流程合理,产量成倍增长。
唐玄宗时的才子郑虔在会稡中说:当年负责铸造开元通宝钱的给事中欧阳询进上蜡样,文德皇后观赏时无意中用指甲掐下一个印痕。
这样,蜡样翻成钱模,再铸成钱,钱背上就留下了月纹。
可是,这个说法经不住推敲。
因为武德年间皇帝是高祖李渊,李世民还没有做皇帝,又哪来的文德皇后呢?后来,有人发现这这个漏洞,将文德皇后改为太穆皇后。
太穆皇后是高祖李渊的夫人窦氏。
甚至还有人将文德皇后换成杨贵妃。
总之,说法越来越离谱,使人无法相信。
开元通宝钱传世品很丰富。
我们发现带月纹的开元通宝钱不只一种,有带一道月纹的;有带两道,甚至三道月纹的;还有月纹上再加一个星的。
这就彻底否定了文德皇后也好、太穆皇后也好、杨贵妃也好,无论是谁在观赏蜡样时无意中用指甲掐下一个印痕的说法。
我们认为,对开元通宝钱背上出现月纹合理的解释是:铸钱的工匠们留下的用来区分版别、铸监、铸局的标记,同时带有防止伪币的作用。
开元通宝钱的问世,结束了自西汉以来延续七百余年以重量五铢命名铸币的传统,开创了通宝、元宝钱体系。
自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钱起,至1916年“洪宪通宝”止,通宝、元宝钱体系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,其生命力之长久,在世界货币史上罕见。
5sy版权声明: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!授权事宜、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