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传世草书作品欣赏,王羲之行草书集古文
王羲之传世草书作品欣赏目录
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,他的草书作品被尊为“草之圣”,深受世人赞誉。传世草书作品包括十七帖、初月帖、远宦帖等。这些作品都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,其草法随意洒脱,轻松自然,不拘小节,展现出他深厚的书法造诣和艺术功底。
在欣赏王羲之的草书作品时,可以从笔法、结构和章法等方面入手。首先,笔法上以节奏和运行速度来充实线条内涵,提按为辅,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感。其次,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,收放自如,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“张力”的特征。最后,章法上通过字距、行距、墨色等方面的变化,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。
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许多书法家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,继承和发展了他的书法艺术。因此,欣赏王羲之的草书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他独特的艺术风格,还可以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。
王羲之代表作品
王羲之的楷书,如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、《东方朔画赞》等“在南朝即脍炙人口”,他的这种对后世影响很大“正体”,世称“书之圣”。
但王羲之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。
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“草之圣”。
他把散见于前代、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、结字优点,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。
其主要代表作有: (1)乐毅论:王羲之书,小揩字体。
笔势流丽,神采焕发,肥瘦相称,极合楷书的法则。
隋智永称它为“正书第一”,唐代褚遂良也极为称赞。
(2)黄庭经:小楷,关于黄庭经,有一段传说:山阴有一道士,欲得王羲之书法,因知其爱鹅成癖,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,作为写经的报酬。
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,高兴地“笼鹅而归”。
原文载于南朝《论书表》,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《道》、《德》之经,后因传之再三,就变成了《黄庭经》了。
因此,《黄庭经》又俗称《换鹅帖》,无款,末署“永和十二年(356年)五月”,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。
(3)兰亭序:这篇文字,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“修契”宴会上,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。
共28行,324字,章法、结构、笔法都很完美,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。
后人评道:“右军字体,古法一变。
其雄秀之气,出于天然,故古今以为师法。
”因此,历代书家都推《兰亭》为“行书第一”。
(4)快雪时晴帖:王羲之书。
行书四行,字体流利秀美。
元赵孟俯曾称此帖为“天下第一法书”。
《石渠宝笈》收晋人三帖,号称“三希”,此帖列于首位。
其为人所重视,由此可见。
(5)孔侍中帖:《孔侍中帖》和《频有哀祸》,王羲之行书,二帖连为一纸。
纸本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,与《丧乱范环得示帖》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。
(6)丧乱帖:《丧乱范环得示帖》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,行书。
纸本。
现藏日本帝室。
帖上还引有朱文“延历敕定”三印,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,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的。
《丧乱帖》笔法精妙,结体多欹侧取姿。
有奇宕潇洒之致,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。
(7)十七帖:《十七帖》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,内容是他所写的尺牍。
因卷有“十七”字故名。
《十七帖》墨迹已佚,仅有摹刻本传世。
《十七帖》草书,前人评为“笔法古质浑然,有篆籀遗意”,也有人认为帖中字带有波挑的笔势,字字独立不相连属。
这正表明他善于“兼撮众法,备成一家”,所以才能形成他独具风范的草书体势。
王羲之行草书集古文
当时太尉郗鉴让门生向王导求取女婿,王导叫门生到东厢下注意观察他的子侄。
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:“王家的各位年青人都很好,只是他们听到来人是选女婿的,都神态矜持,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饭,好像不知道这回事一样。
”郗鉴说:“这个人正是最好的女婿!”一打听,就是王羲之,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他。
(王羲之)生性喜欢鹅,会稽有个寡居的老妇养有一只鹅,鸣叫声很好听,王羲之想买,没有买到手,就携同亲友驾车前往观赏。
老妇听说王羲之要来,就(杀了)鹅烹菜,招待王羲之,王羲之叹息了一整天。
又曾在蕺山见到一个老妇,拿着六角竹扇出卖。
羲之就在竹扇上写字,每把各写五个字。
老妇起初面有怒色。
羲之就对老妇说:“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,价钱可以要到一百钱。
”老妇照着他的话说了,人们争相购买。
后来的一天,老妇又拿扇子来,羲之笑而不答。
他的书法为世人所重,都类似这种情况。
王羲之写的最好的草书叫什么名字?
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有《初月帖》、《行穰帖》、《远宦帖》、《长风帖》、《十七帖》等。
其中《初月帖》是王羲之存留最好的书帖之一
5sy版权声明: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!授权事宜、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